咨询医学顾问:400-060-9693 (24小时在线)
首页 > 医学资讯 >

癌症疼痛能不能用止疼药?这些误区快丢掉!

医学资讯 | 阅读量:

  癌痛是所有疼痛中种类最多、类型最全、机制最为复杂的一种,如果不及时治疗和干预,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疲劳、出虚汗、失眠、厌食等功能性症状,使其对手术和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的耐受能力和效果显著降低,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

7yy.jpg

  此外,疼痛还会给患者造成“病情复发”或“病情加重”的不良暗示,导致患者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甚至对治疗丧失信心。

  更揪心的是,很多患者对癌痛治疗有着较大的误解,如“疼痛时才服药,不疼时就不用服药;镇痛药吃了会成瘾,最好能不吃就不吃”,导致不少患者不愿吃药,甚至不敢吃药。但其实,目前常用于治疗癌痛的阿片类药物成瘾性极低,且癌痛治疗按三阶梯原则给药,经过规范治疗,3天之内将患者的爆发痛控制在每天3次以内,疼痛评分为轻度后,可以监测癌症疼痛的出现,按需给药。

  误区一、癌痛能忍就忍,忍不住再吃药?

  中国人常说能忍就忍,认为忍痛是自我强大的表现,我们称为“忍痛文化”,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疼痛和呼吸、心跳等一样,是五大生命体征之一,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患者都应该享有“无痛”的生活,也是生命的基本权利。疼痛会影响睡眠和生活品质,长期以往机体免疫力会下降,造成肿瘤进展。2019年3月在中国正式实施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将“慢性癌性疼痛”列为独立病种。

  在我国,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60%~80%[3],《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版)指出,对于癌痛患者应当进行常规筛查、规范评估和有效的控制疼痛,进行全方位、全程管理。

  误区二、疼痛时才服药,不疼时就不用服药?

  疼痛的时候吃药,不疼的时候就不吃,这叫做按需治疗,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治疗方法。根据2011年国家卫健委颁布的癌痛规范化治疗手册,同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现在需遵循按需按时治疗。在规定的时间内,患者有疼痛感或者没有都需要用药。

  这是因为绝大部分阿片类药物都是缓释剂型,应按照缓释剂型规定的间隔时间服药,服药时间即使没有疼痛,也应该按时服用,这样可保证疼痛连续缓解。也就是说,疼了再吃不如常吃不痛。

v2-c86229c53603fefda9a3e1accbc96e9e_b.jpg

  误区三、长期用阿片类镇痛药不可避免会成瘾?

  阿片类药物是癌痛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代表药物就是吗啡。世界卫生组织规范化治疗标准和国家卫健委颁布的2011版全国癌症治疗标准中都指出,对于癌痛的治疗阿片类药物是最科学最有效的药物。

  大家对药物成瘾的认识大多来自另一种药物,杜冷丁,这类药物是注射剂且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以前经常使用杜冷丁,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而吗啡这类药物是口服药物,有数据显示,使用吗啡类药物成瘾性非常低,大概只有千分之一,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误区四、一旦使用阿片类药物,就可能需要终身用药?

  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版)中的癌痛治疗原则,癌痛的治疗需要按照患者疼痛的轻、中、重不同程度,按三阶梯原则给药:

  ● 第一阶梯轻度疼痛(1分≤疼痛评分≤3分):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

  ●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4分≤疼痛评分≤6分):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

  ●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7分≤疼痛评分≤10分):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

  需要注意的是,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和弱阿片类药物都存在天花板效应(天花板效应:药物的有效镇痛剂量增加至一定程度后,再增加用药剂量,其镇痛效果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增强,而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却有明显的增加),因此临床治痛过程中,当服用一种非甾体类药物剂量达到最高限量后,治痛效果并不理想时,不要再无限制地增加用药剂量,而应改用另一种药物治痛,否则效果将适得其反。

  患者经规范治疗后,疼痛减轻,可以在咨询主治医生后逐步减少用药量,在止痛的同时,降低止痛治疗的副作用。通过规范治疗,3天之内将爆发痛控制在每天3次以内,疼痛评分小于3分,可以监测癌症疼痛的出现,按需给药。

  误区五、癌痛止不住,就注射杜冷丁(哌替啶)?

  杜冷丁在过去经常用于传统的癌痛治疗,其实它的疗效大概仅为吗啡的1/3,镇痛作用比吗啡弱的多,更容易出现血清中毒。同时它的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会让人头晕和心脏不良反应,容易产生成瘾性。因为药物的效果差,不良反应严重且容易成瘾,目前在临床中已经把杜冷丁剔除在癌痛标准治疗之外。

  误区六、出现不良反应时应该立即停药?!

R0869cf3986c10f9802bd22282c57d773.jpg

  服用阿片类药物可能会产生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嗜睡、便秘、排尿困难、多汗以及皮肤瘙痒等在内的多种不良反应。因为这些不良反应,不少患者会选择立刻停药。

  但实际上,除便秘之外,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都是暂时性的,多数患者在使用阿片类药物1~2周后出现耐受,大部分不良反应会减弱甚至消失。

  另外,还可以通过更换给药途径、药物种类或甚至更改止痛方式来减少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

  误区七、出现疼痛预示肿瘤出现了转移?

  癌痛包括治疗引起的疼痛,如手术、放化疗都可以引起身体的疼痛。另外一种疼痛就是肿瘤本身侵犯组织或者侵犯骨骼、神经,造成的癌性疼痛,这又分为躯体疼痛和内脏痛。

  疼痛是肿瘤患者的短期表现,而当出现骨折引起的疼痛,以及出现肿瘤压迫,肠腔胀气、肠梗阻等疼痛症状,这显示肿瘤已经进展的非常快,甚至已经出现了广泛的转移到了晚期,基于这些人们对疼痛需要高度重视。如果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患者要及早的告诉医生,或者及早地到专科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好医友指出,人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得了癌症以后最可怕的就是疼痛。疼痛确实会给癌症患者带来严重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且具有伤害性。因此当疼痛出现时,就需要高度重视疼痛的治疗。随着医疗手段的进步,肿瘤的治疗有了日新月异的改变,疗效更高、副反应更少,可以逐步实现活得更长活得更好的愿望。癌症患者应该积极面对,配合医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肿瘤来控制癌痛。

2021-04-29 09:07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看不清?点击更换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