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疗法的“逆袭之路”:它是如何从低谷成为“新贵”的?
“基因疗法是目前最热门的疗法。但当我们第一次进入这一研究领域时,世上没有人相信基因疗法是有效的。”--基因疗法先驱Jerry Mendell博士
今年5月,售价1448万元/支的“史上最贵药物”获批,基因疗法迎来“高光时刻”。不过,基因疗法并非一直都是“天之骄子”。回顾其发展历程,堪称一条艰难的“逆袭之路”。
基因疗法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疗法,这种疗法所针对的靶标是人的基因,通过将遗传物质导入细胞来补偿或纠正异常基因。
20世纪90年代,基因疗法开始从概念转化为临床试验。然而,早期临床研究中遇到的严重不良反应,使得整个基因疗法研究陷入停顿。
今年9月将是杰西·盖尔辛格(Jesse Gelsinger)逝世20周年,他是一名患有X染色体相关肝遗传疾病的年轻人。20年前,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的一项基因治疗研究中丧生。从此,整个研究领域都经历了漫长的深度冻结。
盖尔辛格的治疗失败,连同基因疗法遭遇的其他挫折,迫使科学家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方法,考虑在不同人群中实施基因疗法的可行性。经过不断探索,科学家们找到了更安全、更有效的基因转移载体,改进了基因疗法的安全性和基因转移效率。
自2008年起,基因疗法领域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其中,神经科、眼科、肿瘤和血液科疾病成为基因疗法的热点领域。好医友梳理了基因疗法领域的重大突破:
◆ 2012年,欧洲批准了首个基因疗法药物Glybera,用于治疗家族性脂蛋白脂肪酶缺乏症。药物的有效成分(即突变基因)被包裹在AAV之中注入患者的腿部肌肉。
◆ 2017年一系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基因疗法在血友病、镰状细胞病、特定的失明、几种严重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骨髓和淋巴结多发癌等疾病的治疗中,均取得了重大进展。
◆ 2017年12月,美国FDA批准首个基因疗法Luxturna,用于治疗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成为首款体内给药治疗遗传病的基因疗法。
◆ 2017年,美国FDA还批准了2种轰动全球的基于工程化T细胞的CAR-T细胞疗法--Tisagenlecleucel(Kymriah)和Axicabtagene clioleucel(Yescarta),用于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该疗法可以理解为利用基因疗法进行免疫治疗。既可归为基因疗法,也可归为免疫疗法。不过,FDA将其纳入基因疗法的范畴。
2019年,基因疗法仍然保持着强劲势头。
◆ 根据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再生医学季度数据报告》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共有372项基因疗法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其中大多数(217项,58%)是II期研究、其次是I期研究(123项,33%)和III期研究(32项,9%)。这一数字较2018年底增加了10个,与2018年一季度同比增长了17%。
◆ 2019年5月25日,被称为“史上最贵药物”的基因疗法Zolgensma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2岁以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这是全球首款治疗SMA的基因疗法,理论上一次给药可实现长期甚至终生有效,是从根本上治疗该病的一次性治疗方案。
◆ 2019年6月4日,基因疗法药物LentiGlobin(商品名:Zynteglo)获欧盟批准,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的非β0 /β0基因型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TDT)患者,他们需要定期输血来治疗疾病并且没有匹配的干细胞移植供体。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的TDT基因疗法,根据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大会上的最新消息,该基因疗法可使特定基因型TDT患者免于输血长达3.8年。
基因治疗作为新兴的医学技术,是在遗传物质层面进行的治疗,堪称“活的”药物。它已超过抗体类药物,成为目前第二大在研药物类别,仅次于传统的新化学实体药(NCEs)。然而,这些颠覆性疗法的价格也令人咋舌,大家可以随意感受一下:
◆ 基因疗法Zolgensma定价21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48万元);
◆ 基因疗法Zynteglo定价177万美元(157.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218万元);
◆ 基因疗法Luxturna定价8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85万元)。
高昂的前期研发成本、复杂的生产工艺、高度专业化的标准等因素,使基因疗法成本居高难下。惊人的费用远超出了绝大多数家庭的支付能力。因此,如何降低成本以及如何建立和完善基因疗法的支付体系,也是未来躲不开的重要问题。
我们期待基因疗法在步入“黄金时代”的同时,也能自降身价,惠及更多患者。
想了解更多基因疗法相关信息,欢迎后台留言或致电好医友咨询(400-060-9693)。
2019-06-27 16:53
好医友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