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单身更易患心脑血管病?单身狗表示不背这个锅
七夕,又到了虐狗的日子,连科学家也加入了“战团”。
日前,国际医学期刊Hearth发表了一篇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婚姻可有效延缓心脏病/中风的进展,并降低心脏病死亡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所引起的心血管和脑血管的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的一个统称,主要包括心脏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等。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健康报告》指出,在全球疾病的死因中,心脑血管疾病排在首位。根据美国CDC报道,每年约有61万人死于心脏病。
目前,已证实心血管疾病与年龄、性别、高血压、胆固醇、吸烟以及糖尿病等风险因素有关。
这次由英国皇家斯托克大学的医学团队主导的研究,对1963年至2015年的34项探索婚姻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队列进了荟萃分析,分析对象胃42~77岁人群,涉及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国家,总共接近200万人。数据显示,单身人群(未婚/离婚/丧偶)与已婚人群相比,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了42%,患冠心病的风险高出了16%。未婚人群心脏病死亡风险上升43%,脑卒中死亡风险上升55%;离婚人士的脑卒中死亡风险会飙升高达200%。
有人欺负单身狗啦,有没有人做主啊!
还真有人辟“谣”!一项来自芬兰的研究指出:未婚并不是心脑血管病的成因!
这项研究对1.5万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与同龄人相比,无论是男女,单身者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比已婚人士要高出60%左右,单身者死于心肌梗死的风险也比已婚人士高60%~170%左右。这些研究结论似乎都告诉我们,婚姻简直是帮助我们抵抗心脑血管疾病的“神盾”。但其实,以上这些研究只能证明是否结婚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不能证明其因果性。心血管疾病本质上更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
已婚与未婚只是影响了独立的危险因素后,进而影响心脑血管病的“表现”,而并不是“原因”。比如说,已婚人群较未婚人群生活更加规律、夫妻双方互相照顾、督促运动、践行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子女的家庭还会为了子女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这些都使得已婚人群情况更好一些。所以,只要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未婚,也是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控制情绪:保持乐观情绪,防止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激动和疲劳。
2、适量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的运动,运动强度以不使身体感到疲惫为宜。
3、戒烟、戒酒。
4、合理饮食: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鱼类。控制糖分摄入量,根据最新版《膳食指南》中提出的“控糖”指导,人体每天摄入糖应该低于50克,最好不高于25克(约6茶匙)。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饮食坚持以清淡为主,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每人每天少于5克)。
5、规律生活:妥善安排睡眠与休息时间,看电视、玩游戏均不能过晚。保持理想的体重,使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小于24。
对于这个话题,如果想了解更多,欢迎随时来撩!
参考资料:
[1] Marriage may lower risk of heart attack, stroke, study suggests
[2] Marital statu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018-08-22 15:00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