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医学顾问:400-060-9693 (24小时在线)
首页 > 医学资讯 >

糖尿病会损害脏器!那为了保护脏器,如何选择糖尿病治疗药物?(上)

医学资讯 | 阅读量:

  我们知道,糖尿病的最大危害是损伤脏器。比如带来脑卒中、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等。那么,治疗糖尿病就是要实现脏器保护,而不仅仅是血糖数值达标。

糖尿病 (16).jpg

  习惯上把糖尿病的脏器损伤主要分为三个角度去考察:

  1,微血管病变:主要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大血管病变: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脏功能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3,全因死亡:由于糖尿病带来的各种病变并最终死亡。比如糖尿病增加恶性肿瘤风险,并最终死亡。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脏器保护!

  一,胰岛素

  人体内有胰岛素,而它是唯一的降低血糖的人体激素。

  我们人体主要依靠葡萄糖来给细胞「供给能量」。胰岛素就是细胞通道的钥匙。当胰岛素缺乏,不但血中的葡萄糖高,而且人体细胞缺乏能量。

  比如,1型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显著缺乏」的高血糖综合征。1型糖尿病病人往往形体消瘦、营养不良等等。这样的病人必须用胰岛素治疗。

  1922年,人工生产的胰岛素开始临床治疗糖尿病。一举扫除了当年糖尿病治疗的绝望情绪。美国著名糖尿病学家、1952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荣誉主席Elliot P Joslin曾在他的著作《Joslin糖尿病学》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1897年时,1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10岁男孩,其平均生存期只有1.3年!30岁和 50岁的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分别是4.1年和 8 年。而到了1945年,10岁、30岁和50岁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却可继续生活45年、30.5年和15.9 年了。

  然而,胰岛素治疗并非没有坏处。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治疗只是不停把血糖转化为脂肪等来堆积体重。而肥胖本身对健康不利。

  二,二甲双胍

R-C.901cd6f7953bf571d488ee0837cc15f5.jpg

  很早就发现植物「紫丁香」可以治疗糖尿病相关的口干、多饮症状。1918年科学家发现紫丁香的降血糖效果来自于「胍类」物质。但提炼出来的「胍」有很大的毒性,可以引起低血糖、肝脏损伤等。后续化学合成了多个含「胍」的降血糖药物。二甲双胍的疗效最为肯定、副反应最小。

  著名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证实二甲双胍可以减少糖尿病所导致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或许也能降低糖尿病所带来的全因死亡风险。也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的癌症风险。

  实际上,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二甲双胍的脏器保护效果证据最为充分。尽管在减少大血管病变、全因死亡风险方面的证据还不够肯定(证据等级和质量不够高)。但在减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证据很肯定。

  基于目前的研究,2型糖尿病需要药物治疗时应首选二甲双胍。

  三,磺酰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

  1,磺酰脲类药物

  该类药物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因此仅对胰岛β细胞尚有一定功能的患者有用。

  第一代磺酰脲类药物并不常用,因为其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所以容易发生低血糖、低钠血症等等其他不良反应。第二代包括:格列吡嗪、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和格列美脲。相对一代的副反应要少很多。

R-C.9ea3d6cb783676e27623fa597ae23ab9.jpg

  目前肯定,虽然它们都可以降低血糖。但该类药物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尤其是跟二甲双胍对比时。有研究认为第二代的格列齐特和格列美脲不会升高心血管死亡风险,但证据还不够充分。

  2,格列奈类药物

  该类药物也是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但它们的结构与磺酰脲类不同,其发挥作用需要的胰岛β细胞受体也不同。

  目前包括:格列本脲或瑞格列奈。由于跟磺酰脲类的作用方式相似,所以很合理怀疑其增高心血管死亡风险。那么到底是否升高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缺乏可靠研究。目前研究可以肯定,它们至少不能预防糖尿病、也不能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心血管病变风险。

  综上述,这两类药物除降低血糖外,并无确切的脏器保护效果。除非二甲双胍禁忌,或者二甲双胍治疗后还不能达到治疗目标,否则不应考虑使用它们。

  四,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由小肠L细胞中的胰高血糖素原基因编码合成,在营养素刺激下分泌。GLP-1有三个作用:

  通过刺激胰岛的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

  减慢胃排空;减少食物摄入。

  抑制不适当的餐后胰高血糖素释放;减少食物摄入。

  GLP-1在动物模型上可以刺激β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预防糖尿病;但在人体未能证实。

shutterstock_1830281204-1.jpg

  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 DPP-4)抑制剂跟GLP-1的作用机制接近。DPP-4是人体细胞普遍表达的酶。它可灭活多种生物肽,比如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GIP)和GLP-1。从而可以控制血糖。然而,相对GLP-1受体激动剂,DDP-4抑制剂对GLP-1的水平与活性影响轻微。

  这两者作用机制相近,但各有差异。这注定了两者的疗效有一定差异。

  好医友了解到,,目前研究证实,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肯定减少大血管病变,减少心肌梗死、心衰等疾病事件,并减少相关死亡风险。不过,它似乎稍稍增加了胰腺炎风险(证据尚不充分)。在降低全因死亡风险方面的证据还不够多。

  但DDP-4抑制剂在减少大血管病变方面的收益不肯定。好在,它不会像磺脲类降糖药可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2021-10-25 10:11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看不清?点击更换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