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腿疼不一定是骨转移,可能是静脉血栓!这些症状要警惕
肺癌早期术后半年多了,最近老是感觉左侧的小腿酸胀不适,尤其是坐久了之后逐渐加重,另一条腿却基本正常。这种情况可能是发生了骨转移吗?需要去医院做哪些检查?出现这个症状,请尽快去到医院检查,这有可能是手术后形成的下肢深静脉血栓!
很多人认为血栓一般是“三高人群”的专利,其实不然,恶性肿瘤病人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也很高:
·癌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在4%~20%之间;
·癌症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是非癌症患者的4-7倍;
·癌症患者占所有新诊断静脉血栓患者总数的20%-30%;
静脉血栓栓塞为肿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看完这些冷冰冰的数字,科普君就要给大家说说,到底什么是静脉血栓,为何癌症患者容易发生血栓?
一、静脉血栓成为癌症患者的“隐形杀手”
所谓静脉血栓栓塞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就是由于动脉硬化或血管内壁损伤等原因,使心脏或血管内少量血液凝结形成块状物,当血凝块脱落并通过血液循环向器官流动时,就会发生其他部位的栓塞。
包括:深静脉血栓、浅表血栓性静脉炎和肺栓塞。如脱落的栓子进入肺部会引起肺栓塞,进入冠脉引起冠心病、心肌梗塞,小栓子进入脑部引起脑梗猝死。
哪些因素导致癌症患者容易发生血栓?
1、患者本身的基础疾病
高龄、体力状态差、吸烟、肥胖患者。晚期癌症病人身体虚弱,卧床时间增加,患者易产生贫血、缺氧,血供能力变差,血液循环也会减慢,尤其一些高龄病人,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发生血栓的概率更高。
2、恶性肿瘤类型、分期
·晚期肿瘤、肿瘤进展患者
·脑癌、胰腺癌、胃癌、膀胱癌、妇科肿瘤、肺癌、淋巴癌、骨髓增殖性肿瘤、肾癌、转移性肿瘤等更易发生。原发脑部肿瘤(47%),胰腺癌(19.2%),胃癌(15.8%)。
3、肿瘤导致的并发症
·局部淋巴结肿大伴外周血管压迫患者
·合并感染、肾病、肺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
·短期内经历过大手术、化疗,PICC管和输液港,中央置管会不同程度损伤血管内皮,会增加了血栓形成风险。
4、治疗相关
很多药物也会增加血栓风险,化疗药物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2-6倍;化疗后骨髓抑制病人,打促红素EPO或输血小板会增加血栓风险;此外沙利度胺和来那度胺与地塞米松合用的时候血栓风险增加;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比如贝伐单抗、阿帕替尼、索拉非尼等,会增加血栓风险。
5、生物标志物
·化疗前血小板计数>350x109/L
·白细胞>11x109/L
·血红蛋白<100g/L
静脉血栓栓塞之所以如此危险,和其特点密切相关。静脉血栓栓塞是“隐形杀手”,常常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导致很多人不以为然。
因此当你出现这些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深静脉血栓:疼痛、静脉血栓所致同侧肢体远端水肿,沉重感或锁骨上区水肿。
·浅表血栓性静脉炎:局部触痛、红斑、坚硬条索、超声检查DVT阴性。
·肺栓塞:不明原因呼吸急促、胸痛、心动过速、情绪不安、晕厥、氧饱和度下降。
二、静脉血栓如何预防?
虽然我们无法掌控、无法预防肿瘤的发生,但是对于肿瘤相关的并发症,我们应该积极对待处理。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就极其重要。
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包括基本预防、药物性与非药物性预防。主要见下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随时做到基本的生活预防,积极下床活动等,如果伴有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就应该积极的药物或非药物预防干预了。
·对于住院患者,若无治疗禁忌证的话,建议对所有肿瘤患者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肿瘤患者住院治疗只是暂时的,出院后也应该积极预防治疗。
·对于初始化疗、静脉血栓栓塞高风险、无药物相互作用且无出血高风险(如胃肠道肿瘤)的门诊肿瘤患者,建议采用“利伐沙班”作为血栓一级预防措施。
三、静脉血栓栓塞如何治疗?
如果不幸发生了静脉血栓栓塞,也不要惊慌,积极治疗效果还是很好的!
抗凝治疗为静脉血栓栓塞治疗的基础。一旦确诊静脉血栓栓塞,在无抗凝禁忌证的情况下应立即开始抗凝治疗。
可以用的药物包括肠外抗凝剂(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 (LMWH)、磺达肝癸钠(fondaparinux))、华法林以及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
来源:肺癌康复圈、觅健科普君
2021-08-03 11:36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