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健康杀手—宫颈癌,如何预防?
上到70岁的老奶奶,下到20岁左右的小姑娘,每个女性都有患宫颈癌的可能。近年来,全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每年新增病例约25000人。可以说宫颈癌就在我们身边。
但大家不用担心、害怕,因为宫颈癌是完全可预防、可控制的肿瘤,绝大多数可以在早期发现和治疗。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宫颈癌的小知识,帮助女性朋友了解这一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妇科肿瘤。
带大家认识宫颈癌!
1.正常女性生殖系统是什么样?
正常宫颈
2.什么原因导致了宫颈癌呢?
宫颈癌是目前病因明确的肿瘤,主要是与持续的HPV感染相关。
3.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呢?
1)性生活过早:比如16岁以下就开始性生活宫颈癌的发生率较正常人要高出2~3倍。
2)多个性伴侣、不洁性生活、性传播疾病。
3)早婚、早育、多孕多产者:不管是分娩还是流产都会对宫颈带来一定的损伤,给细菌及病毒感染带来更多机会,同样也会增加HPV感染的机会。请大家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流产。
4)丈夫高危:如果丈夫包皮过长,容易藏匿HPV病毒,建议尽早手术治疗。有多个性伴、患有阴茎癌,其妻子患宫颈癌的机会也明显增加。再婚的,如果丈夫的前妻患宫颈癌,那第二任妻子患宫颈癌的危险性,要增加3~4倍。
5)经济状况低下、吸烟、免疫低下等因素。
4.那是不是感染了HPV都会得宫颈癌呢?
HPV阳性≠宫颈病变,它只是代表有无感染。要发生宫颈病变必须经过感染从游离到整合型(这一过程),才会出现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这时才可认为有宫颈的病变,包括低级别病变和高级别病变。还有,即使得了病,年轻的女性也可以逆转,特别是低级别病变(女性),可以逆转为正常。我们一定要根据HPV阳性结合患者的年龄来进行分析。再有就是,宫颈腺癌在宫颈癌中约占20%,但是有5%~10%与HPV感染无关,即非HPV感染的癌症。那么对于这些腺癌,通过普通筛查,特别是HPV检测,是查不出来的。这种时候,细胞学检查可能更为重要。因此在做筛查时,除了知道HPV检测是很好的方法外,更要知道HPV阳性不等于癌前病变,不能根据HPV阳性就给予宫颈治疗,也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有无生育史来进行相关的分析,并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
5.宫颈癌的征兆?
宫颈癌早期可没有症状,也可出现性生活出血,白带异常、带血等。
6.宫颈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1)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尤其是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和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宫颈癌患者的主要症状。一般外生型宫颈癌出血较早,出血量较多。
2)阴道分泌物增多:白色稀薄,水样、米泔样或血性,有腥臭味。当癌组织破溃感染时,分泌物可为脓性,伴恶臭。
3)晚期表现:由于癌肿的浸入、转移,可出现相应部位乃至全身的症状,如尿频、尿急,肛门坠胀、便秘、下肢肿痛、坐骨神经痛,肾盂积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7.宫颈癌的预防策略
由于HPV感染与性生活相关,女性在开始性生活的半年至1年内,就有可能感染HPV病毒。但也不必过度恐慌,大部分的HPV会被人体的免疫自然清除,仅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才可能进展为宫颈癌。
宫颈癌的预防分三级:
一级预防:推广HPV预防性疫苗接种,通过阻断HPV感染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对青少年女性及早接种HPV疫苗,最好是在首次性生活前接种HPV疫苗,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二级预防:对无症状的妇女,一定规律的去做筛查。推荐大家尽量每年筛查1次(双筛TCT+HPV)。
三级预防:对筛查发现异常结果,进一步检查治疗,把病变阻断在癌前病变期,阻断子宫颈浸润癌的发生。
宫颈癌症不用怕,早期预警是关键;同房出血要警惕,没有症状也筛查;癌前病变不是癌,积极治疗远离癌;响应号召去筛查,尽早接种宫颈癌疫苗。
8.预防宫颈癌的措施
1)避免不良性行为,如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或丈夫有多个性伴侣。
2)避免宫颈损伤的因素如多产。
3)不吸烟,吸烟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能力。
4)定期筛查,不管是否接种HPV疫苗,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均需定期筛查宫颈病变。
好医友提醒一下广大女性朋友们,宫颈癌筛查结果是有时效性的,就诊时最好携带自己前次检查的结果,避免重复的筛查。
2021-06-28 09:49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