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格外重视随访?六大常见癌症的随访策略,请查收!(一)
对于癌症患者和家庭来说,癌症的治疗和随访同样重要;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很多癌症患者往往更关注治疗,而对于随访并不重视,但这样导致癌症的复发,转移等,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我们为什么要格外重视随访?
1. 随访是预防癌症复发、转移的重要手段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经过了局部的手术和放疗,以及全身性的化疗等手段,肉眼能见的肿瘤常常能被消灭,但癌细胞不一定会完全被清除,某些部位甚至可能已潜伏着未被发现的病灶和微转移灶。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者肿瘤细胞增殖旺盛时,肿瘤可能再次“兴风作浪”,造成复发或转移。通过定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癌症复发、转移的苗头,积极采用相应的措施,预防癌症复发、转移,让癌症难以死灰复燃。
2. 随访可预防第二原发癌的发生
癌症患者是患另一种癌症的高危人群,也就是说癌症患者比一般人易得另一种原发癌。通过长期的定期随访,随时掌握癌症指数,一旦发现异常,可及时采取措施,将蠢蠢欲动的第二原发癌消灭在萌芽状态。
3. 随访可及时发现患者心理问题
一旦患癌,不仅在肉体上要经历长时间的痛苦,而且精神上也备受折磨。有些癌症患者虽经过根治性治疗而痊愈,但因为治疗而破坏或改变了其原来健美的外形和器官的功能,使其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等方面的能力受到影响。这些会使癌症患者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造成压抑和痛苦,甚至悲观失望。这种低落的情绪和不良的心理,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诱发癌症复发、转移,或发生第二原发癌。通过定期的随访,可及时发现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治疗。
4. 随访可解答特殊患者的重要问题
对于一些特殊癌症患者关心的一些重要问题,需要通过随访,根据复查的结果才能回答。例如:年轻女性因乳腺癌切除一侧乳房,能否进行整形?患生殖系统肿瘤的女性,治疗结束后能否过性生活,能否怀孕生孩子?诸多此类问题,均需要根据随访的复查的结果才能回答。
5. 随访可让患者得到正确的康复指导
通过随访,癌症患者可在营养饮食、运动锻炼、心理疏导等方面,得到医生的正确康复指导。同样,医生通过随访、观察可以获得有价值的第一手数据,以供临床研究使用。
接下来,我们介绍6大常见癌症的随访策略。
01、结直肠癌
1. 结肠癌的随访
c. 肠镜检查的策略:推荐术后 1 年内进行结肠镜检查,如果术前因肿瘤梗阻无法行全结肠镜检查,术后 3~6 个月检查;每次肠镜检查若发现进展期腺瘤(绒毛状腺瘤,直径大于 1cm,或有高级别不典型增生),需在 1 年内复查;若未发现进展期腺瘤,则 3 年内复查,然后每 5 年一次。
d. 适用于普通超声或 CT 检查怀疑肝转移时。
e. PET-CT 仅推荐用于临床怀疑复发,但常规影像学阴性的时候,比如持续 CEA 升高;不推荐将PET 列为常规随访 / 监测手段。
2. 直肠癌的随访
c. 直肠癌术后的结肠镜随访主要目的是发现新生腺瘤或多原发癌,高位直肠癌的吻合口局部复发是很少发生的,而低位直肠癌的吻合口局部复发可以通过肛门指诊来监测。
d. 肠镜检查的策略:推荐术后 1 年内进行结肠镜检查,如果术前因肿瘤梗阻无法行全结肠镜检查,术后 3~6 个月检查;每次肠镜检查若发现进展期腺瘤(绒毛状腺瘤,直径大于 1cm,或有高级别不典型增生),需在 1 年内复查,若未发现进展期腺瘤,则 3 年内复查,然后每 5 年一次。
e. 适用于普通超声或 CT 检查怀疑肝转移时。
f. PET-CT 仅推荐用于临床怀疑复发,但常规影像学阴性的时候,比如持续 CEA 升高;不推荐将PET 列为常规随访 / 监测手段。
02、肺癌
1. 非小细胞肺癌
Ⅰ~ ⅢA 期 NSCLC 局部治疗后随访,常规不进行头颅 CT 或 MRI、骨扫描或全身 PET-CT 检查,仅当患者出现相应部位症状时才进行;ⅢB~ Ⅳ期 NSCLC 不建议患者采用 PET-CT 检查作为常规复查手段。
接受完全性切除术后的早期肺癌患者,术后随访的目的在于更早发现肿瘤复发或第二原发肺癌,并及时干预处理,以期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根治性术后 NSCLC 患者接受随访监测,推荐的随访模式为,术后头 2 年,每 6 个月随访一次,除常规病史、体格检查外,应进行胸部 CT 复查;术后 3~5 年,每 12 个月随访一次,进行低剂量胸部 CT平扫;手术 5 年后,鼓励患者坚持每年随访一次,继续胸部 CT 平扫;随访的总年限,目前尚无定论。
对于完全性切除术后的Ⅰ~ Ⅱ期 NSCLC,20%~40% 的患者会发生局部或远处复发。术后前4年患者的复发风险较高,每年每人的复发风险为6%~7%,此后每年患者的复发风险会降低至2%左右。目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复查手段主要是胸部 X 线和 CT。
2. 小细胞肺癌
注:症状恶化或新发症状者,即时随访。头颅检查首选头颅增强 MRI,不适合 MRI 患者可行头颅增强 CT检查。血液学检查适合有临床指征者。
3. 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随访a,b
好医友注:
a.如有症状,可提前进行。如初始扫描为阴性,后续随访扫描频率可减少。对于高级别肿瘤,可适当增加随访频率。
b.常规随访时不推荐进行生长抑素受体基础上的显像和 FDG-PET-CT。
c.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进行多时相 CT 或 MRI。
2021-02-25 14:46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