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口水就能发现口咽癌?新方法有望做到!
据《分子诊断学杂志》报道,一种新的无创技术可以在唾液样本中检测出与口咽癌相关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
口咽癌(OPC)是发生在口腔后部和上咽喉部的癌症,由于位置特殊,很难在常规临床检查中被发现,故这类癌症通常确诊时已是晚期。
这篇文章介绍了声流分析法。声流分析法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可分析唾液中是否存在HPV-16,这种高危病毒与口咽癌息息相关。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1.5万例口咽癌患者被确诊,是西方国家增长最快的癌症之一,这与HPV感染率不断上升有关,尤其是在年轻患者中。目前最重要的是开发新的检测方法来改善早期诊断和预后。
研究者发现,通过声流控平台成功地从唾液外泌体中检测HPV,且在早期检测、风险评估和筛查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项技术也可帮助医生预测哪些患者对放疗反应较好,哪些患者能获得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
外泌体是起源于细胞内的小囊泡,被细胞分泌到体液中。它们在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号传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数量也与多种癌症有关。
声流体技术是一种融合声学和微流体的先进技术。流体样品的分析使用一种微小的声流芯片,该芯片可以根据大小去除不需要的颗粒,从而分离唾液外泌体,留下富含外泌体的浓缩样品,从而更容易检测出肿瘤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传统方法分析了10例HPV-OPC患者的唾液样本。他们发现,与液滴数字PCR结合使用时,在80%的病例中可以识别出肿瘤生物标志物HPV-16 DNA。由于该方法不会因唾液黏度和采集方法的改变而产生样本变异,因此它有望成为临床应用的理想选择。
该技术具备自动、快速隔离外泌体的特性(不到5分钟的处理时间,而使用传统技术大约需要8小时),因而成本相对较低,在医疗欠发达的地区也可进行。与传统活检不同的是,它可进行反复、持续检测,以评估肿瘤进展情况和治疗效果。
声流体技术有望显著超越目前的标准检测手段,满足该领域未竟的需求,并帮助加速外泌体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以发现新的外泌体生物标志物。
“唾液外泌体液体活检是一种有效的口咽癌早期检测和风险评估方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口腔学院David T.W. Wong指出,声流体分离技术为从唾液中分离外泌体提供了一种快速、生物相容性好、高产、高纯度、无标记的方法。这项技术还可以用于分析其他体液,如血液、尿液和血浆。
2019-12-23 16:56
好医友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