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吃多了会得乳腺癌?别逗了!
豆制品一直深受大众的喜爱,但网上一直有传言说,大豆制品含有大量的大豆异黄酮,它的分子结构和雌激素相似,长期食用豆制品,导致大量雌激素在体内无法被吸收而堆积,最终诱发乳腺癌。这种说法可信吗?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内源性雌激素水平持续增高或外源性补充雌激素均可刺激乳腺癌组织的生长和抑制凋亡,增加乳腺癌发病率。
乳腺癌发病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等多因素有关,雌激素可能是这些因素背后直接与乳腺癌相关的一个因子。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初潮提前、绝经滞后、激素替代治疗等导致雌激素长期暴露可增加乳腺癌发生的风险。
大豆中确实含有大量的异黄酮,跟女性的雌激素很像,但作用却大不相同。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具有弱雌激素作用的化合物。其通过与甾体雌激素受体以低亲和度结合而发挥弱的雌激素样效应。
简而言之,植物雌激素本身并不是激素,其分子结构与哺乳动物雌激素结构相似,是一类具有类似动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植物成分。而女性的体内雌激素过高,确实会引发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但其实大豆异黄酮具有双向作用:在人体雌激素水平不足时,它会弥补它的的不足;如果人体的雌激素过高时,它又会与雌激素受体相结合,这就会干扰人体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的相结合,反而降低了体内雌激素的作用。
所以,大量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豆制品中的大豆异黄酮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食用大豆制品不但不会增加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反而能降低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因为豆制品会诱发乳腺癌是不对的。
哪些食物含有植物雌激素?
大豆制品、葛根、亚麻籽等食物中含有植物性雌激素。豆浆、豆腐等大豆及其制品中含有一种被称为大豆异黄酮的活性物质,它的结构类似于人体的雌激素,属于植物性雌激素。
植物性雌激素对激素相关疾病有广泛作用,尤其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绝经期综合征、心血管病和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与药物雌激素相比,葛根、大豆中的异黄酮既安全又可靠,可以放心地长期使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推荐每天食用约30-50克的大豆类食品。因此,乳腺癌、乳腺小结节、子宫肌瘤等相关疾病患者日常喝豆浆吃豆制品是安全的、健康的。
出国看病专业机构好医友提醒:当然,也不能一次性吃过量的豆腐,特别是有痛风疾病的患者,更要谨慎食用。
2019-12-19 14:24
好医友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