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赛龙舟,乳腺癌患者的“重生运动”
端午节赛龙舟传承于2000多年前,端午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
不过,你知道吗,早在1979年,“赛龙舟”就已走出国门,传入了美国。经过40年的发展,龙舟运动已成为美国的流行体育活动,全美每年有大大小小超过100个龙舟赛。
并且,“赛龙舟”还有了另一个身份--乳腺癌康复运动。
1996年,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运动医学专家和运动生理学家唐纳德·麦肯齐(Donald McKenzie)博士首次为乳癌腺幸存者发起“划龙舟”活动。
当时的医生建议,乳腺癌幸存者应尽量减少上半身的活动,以避免淋巴水肿的问题。淋巴水肿是指当淋巴系统受损或受阻时,液体积聚在软组织中的现象。对于乳腺癌幸存者来说,淋巴水肿是治疗常见的后遗症,放疗、部分/全部淋巴结清扫术或手术留下的疤痕组织,都可能引起淋巴水肿。
麦肯齐博士不相信反复的上半身运动会导致淋巴水肿。他反倒认为,积极的上半身运动可能有助于预防淋巴水肿。
为验证这一假设,他招募了25名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参与一项对照研究。这项研究包括缓慢而渐进的负重、有氧训练和划龙舟。
为什么选划龙舟?因为它有重复性且充满活力。它提供有氧运动的益处,增强力量。
麦肯齐博士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没有新发淋巴水肿病例,现有病例均未加重。患者表示,这种团队运动需要互相依靠、共同前进,患友们彼此之间建立了友谊,她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都得到改善。
从此之后,参与“划龙舟”活动的癌症幸存者队伍在世界各地纷纷成立,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以及整个欧洲。北美有超过115支团队,其中50支在美国。乳腺癌幸存者们正以“划龙舟”这项运动为标志,重新开始她们的生活。
凯瑟琳.培卡就是其中之一,“十几年前我被诊断出乳腺癌并且接受了手术,之后出现了淋巴水肿,我查相关资料时发现划龙舟有助于乳腺癌康复,于是便加入龙舟队。”她说,“我当时刚做完化疗和放疗非常虚弱,但团队里没有人把我当病人看待,也没有人为我感到难过,大家就只是上船,尽力划船,每周我们都变得更强壮。”
在端午节前后,美国许多城市都会举行龙舟大赛。而凯瑟琳所在的龙舟队基本每年都会参加华盛顿龙舟赛,她们身着粉红色队服格外引人注目。这只女子龙舟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但她们活力四射且成绩骄人。
“划龙舟会让你觉得你是个运动员,而不是个病人。”凯瑟琳说,“我的夏日旅程都与龙舟赛有关。它已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热爱每一场比赛,哪怕下着瓢泼大雨!”
好医友提醒:
虽然划龙舟对乳腺癌康复有好处,并且不会导致淋巴水肿。但在参与龙舟运动或任何其他剧烈运动之前,请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2019-06-10 16:52
好医友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