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切除了息肉,还是逃不过大肠癌?
据研究显示,有很大一部分的大肠癌是肠息肉演变而来的,患者都选择了切除息肉。但是存在一些患者,在后期检查中,却不幸被诊断为大肠癌。那么,为什么切除了息肉,还是逃不过大肠癌呢?
其实,这些患者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那就是定期复查肠镜。
肠镜检查是发现肠息肉最有效的手段,没有之一。大肠癌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可以有效预防的癌症,它大多由息肉演化而来,发展迟缓,一般需要5-15年,甚至更长,在此期间,发现并切除它,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般人群应从50岁开始筛查结直肠癌。也就是说,50岁以上的人,无论男女、无论是否有症状、无论是否有危险因素,都应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那么,哪些高危人群需要特别重视呢?
1、有肠炎性疾病史;
2、有长期慢性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或者不成型)、长期便秘、黏液血便史;
3、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及发热;
4、有下腹部放疗史;
5、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这些高危人群应早早开始定期筛查结直肠癌。
息肉会复发,切除之后需要复查。肠道腺瘤性息肉复发过程很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切除了息肉,环境没改变,遗传因素不会改变,所以仍然有复发的可能,所以即使切除后,也要定期复查,这个很重要。
此外,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率高可能还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
1、大肠息肉的发病原因不是很明确,手术只是去除了息肉,并未去除病因,所以容易复发;
2、大肠镜检查时,大肠息肉的漏诊率高。这是由于肠道准备情况,医生经验、手法以及大肠的生理结构等影响。
出国看病专业机构好医友提醒:总之,最有效的预防办法就是定期复查肠镜,一旦发现息肉,及时切除,切莫大意。
2019-05-09 16:58
好医友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