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医学顾问:400-886-0922 (24小时在线)
首页 > 企业资讯 >

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创新中美医疗共研疑难病例!

企业资讯 | 阅读量:

2017年6月21日上午,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创新启用“好医友中美远程会诊”平台,助力疑难病例的临床诊疗。本次会诊特邀美国消化外科医生约翰K.谢弗(John K Shave)博士视频连线,院内党委副书记黄慧明、余枭教授、肖宁博士,以及聂英玲、罗超、何赛武等十余位医师参与了本次会诊。中美双方医生共同围绕一名“肝门部胆管癌可能”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高效沟通和交流。

 

 

会诊回顾:

患者,H女性,64岁,10年前曾因“胆囊结石”做过“胆囊切除术”,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长期服药控制。1个月前,她因“上腹部胀痛,伴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尿黄”入院检查,腹部CT示:左肝胆管细胞癌可能,门脉左支闭塞;腹部MR示:肝门区胆管狭窄、梗阻,胆管癌?胆源性肝硬化。黄疸愈发严重,最新血检提示:T_BIL 211.8umol/L、D_BIL 135.61umol/L、ALT 279.0U/L、AST 345.00U/L。初步诊断:1.肝门部胆管癌可能;2.肝内外胆管结石并胆管扩张; 3.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

 

 

会诊主要围绕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谢弗博士首先就发病情况,包括发热、寒战、恶心、呕吐、体重变化以及有无农作物接触史等与何赛武主诊医生进行了确认,并结合病史、影像结果、肝门区胆管狭窄程度等,与院内医生达成了一致的评估意见“胆管癌可能性高”。他推荐下一步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内镜胆管细胞刷检”、“上消化道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等方式来进一步明确诊断。而当前的首要治疗目标,以缓解梗阻、减轻黄疸为主,建议通过ERCP胆管支架治疗,保持胆道通畅;通过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减轻全身黄染症状等,从而为后续检查争取时间。此外,谢弗博士还就手术治疗、预后,以及一些可能的感染情况,与院内医生一一进行了讨论。整个会诊持续了近1个小时,顺利而高效,获得了现场与会医生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作为一所政府统筹规划,经国家卫计委备案,湖南省卫计委直管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非营利性综合性医院,非常注重与国内外先进医疗的交流,以及国际先进医疗技术、设备的引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指导意见,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的创新发展,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正致力于以科技进步来提升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效率。而新型中美远程会诊平台的设立正是医院改革创新路上的又一次重要尝试,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满足长沙及周边患者的多样化、特殊化医疗需求。

在一些重大疾病问题上,比如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罕见疾病等方面,通常都需要多学科的诊疗协作,医院将借助中美远程会诊平台,将这种院内间的、区域化的医疗协作进一步扩展为中美医生之间的国际诊疗合作,让患者、院内医生和美国医生三方,可以在同一平台上,通过视频会诊方式近距离沟通,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来源:好医友

2018-07-14 13:14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看不清?点击更换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