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医学顾问:400-886-0922 (24小时在线)
首页 > 出国看病 > 出国看病资讯 >

远程医疗新趋势,未来将会更专业、更广阔!

出国看病资讯 | 阅读量:

     疫情走到第二年,医疗需求大幅增长,防疫需求却让过去的面诊变得艰难,虽有大量医疗数据、然而缺乏数字化基础,难以用于远程医疗……

会诊yy.jpg

  然而也是在这一年,从中国到美国,到欧洲、拉丁美洲,所有的大型公立医院到私立医疗机构、检测机构等,都在压力下探索快速实现虚拟化、远程医疗的可能性。从全球最大虚拟医疗平台Teladoc的飞速发展,以及整体医疗领域的融资额度来看,这一趋势仍在加速。

  在此背景下,跨境医疗行业也在经历难以忽视的转型阵痛:

  ●   建立符合安全要求和社会要求的医疗远程平台是非常复杂,法律法规的要求非常严格,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实现。

  ●    由于跨国求医受阻,普遍使用的二次诊疗意见做为传统的咨询建议难以落地用于当地的治疗方案。这不仅让提供医疗咨询服务的机构难以被客户认可,更重要的是,二次诊疗咨询意见不能落地,也就难以给患者提供实质帮助;

  ●    疫情期间医疗系统为应对COVID-19抽调医疗资源,重症求医的供需差愈发强烈;

  ●    同样由于疫情,各个国家对于医疗机构的资质审查要求提升,缺乏积累的医疗机构难以推进资质申请、业务量下降,行业内的二八甚至一九效应明显。

  疫情期间,重症患者的医疗需求上涨

  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迎来爆发:仅2020年上半年,中国就有215家互联网医院挂牌,其中由实体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院有166家,占比近八成。京东健康推出免费医生咨询服务以来,其在线问诊平台累计服务用户超过200万人次;平安好医生APP的新用户注册量比疫情之前增长了10倍,新增用户的问诊量比疫情之前增加了9倍。

会诊ws.jpg

  然而对于重症患者来说,疫情带来的影响却难以通过这些互联网医疗服务缓解,而往往要依靠医院的分级诊疗或是深耕过跨境重症医疗的平台纾困。

  一方面,医院会对癌症病情进行分级,以降低就诊压力。据中国医学论坛报报道,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数据显示,在进行“三级诊疗”制度分级后,其门诊放疗缩短了患者在医院的停留时间、减少交叉感染,平均住院日缩短2.63天。

  这也意味着,疫情期间尽量降低手术比例,放疗、辅助化疗等就近进行而非在原医院进行。

  正是因此,患者面临着手术治疗机会的降低及治疗方案上的变化:如辅助化疗或维持化疗的患者延期化疗,或将联合化疗临时调整为单药口服化疗;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将静脉化疗调整为口服化疗,获将联合化疗调整为单药口服化疗。

  另一方面,利用好跨境医疗资源也成了一个重要选择,拥有医疗资质的跨境机构而成为了许多重症患者的重要医疗服务提供者。

  在重症治疗和用药方面,由于很多前沿的治疗和新药的研发是由其他国家的团队发起,获得他们的治疗经验分享、和世界顶级的医生合作,往往非常关键。而且,在疫情期间,有重症治疗需求的病人实际上是增加的。

  这是因为,大量科室的医生被抽调应对疫情,而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重症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医疗意见及治疗方案调整,经不起耽搁。

  与之相对,美国的医疗系统实行分诊制度,在疫情期间,如肿瘤科、神经科、心血管科等专科医生仍旧按照过去的日程提供医疗服务,相对受影响较小。

  在疫情爆发的春季可以说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后续基本上与往年能够提供的远程医疗支持不相上下。

  难以落地的二次诊疗意见

  过去十数年,中国境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机构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两种:

  第一类是赴美医疗,通过协助患者联络美国当地医院,提供交通、语言等生活支持等帮助患者本人赴美看病。

会诊3.jpg

  第二类则是远程联系医生,通过电子病历及检测结果提供secondopinion(二次诊疗意见),由于医生无法面诊,此类机构也往往没有提供医疗服务的资质,这类意见往往只能作为医疗咨询意见进行参考,难以被引入当地的治疗方案。

  而在疫情导致的国门关闭背景下,第一种、也是更有效的跨境求医服务几乎停摆——据《财经》报道,以往较大的跨境医疗企业每个月送到国外上百位患者,今年三四月份,少的只剩下个位数。到2020年底,疫情平稳后,线下的出国就医人数,仍旧只相当于以往的一至三成。

  第二种二次诊疗意见,在疫情延宕、治疗方案并不确定的情况下,价值有限。然而疫情之下,美国、欧洲等地对于跨境医疗的资质审核更加严格,这也让新玩家在短期内难以进入。这些资质审核包括但不限于患者是否拥有医疗事故保险、是否符合HIPAA法案要求(医疗电子交换法案)、平台的技术资质等等。

  疫情加速了远程医疗的发展,提升了医疗机构推进远程服务的意愿。

  跨境医疗的未来: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及更顺畅的平台

  自COVID-19爆发以来,过去一年中远程医疗的重要性大大提升了。围绕着这个主题,我们可以看到,从远程看病、远程病人监控到远程药物递送,一个“虚拟医院”的概念正在逐步成型。

  好医友表示,过去需求都在重症——美国医生和患者的中国主诊医生在医疗事故责任保险的覆盖下,共同探讨患者的病情、给出详细前沿的治疗方案、落地当地医院进行实施;然而不管是从行业发展来看还是我们平台本身来看,远程医疗的需求都在往更多的疾病领域及阶段延伸,如运动康复、慢病管理、功能医学等等。

2021-04-02 09:34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看不清?点击更换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