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友提示:警惕海外医疗骗局,擦亮眼睛!
海外医疗骗局不断,消费者还需擦亮眼!免费海外旅游,全称VIP级待遇,专人服侍、专车接送,一对一的体检服务,美国癌症专家亲自解读体检报告,量身定制医疗保健方案。
这样的项目听起来是不是非常让人向往?然而,这样的海外旅游体检项目背后却是惊天的骗局。
医疗骗局层出不穷
嘉兴小企业主王女士(化名)3年间先后4次前往美国、泰国进行“海外医疗”,花费近600万元购买“癌盾”等号称能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的产品。
留学归国的女儿发现后觉得母亲可能上当了,于2018年1月前往公安机关保安。王女士购买的“癌盾”产品其实就是“糖”,主要成分为番茄红素和青花素。
有些诈骗集团,利用美容院精准定位诈骗对象,免费的海外旅游项目包含“高端体检”,假冒专家解读体检报告让受骗者深信自己是易患癌症人群,然后游说受骗者购买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抗癌药品”……
这样的骗局不是个例,另外一名女子马吉(化名)受邀自己平日常去的健康美容店的邀请到马来西亚免费旅游。这趟旅游中,马吉住五星级宾馆,坐豪华游轮,全程有人陪同聊天,还被安排到吉隆坡一家著名的医院进行了免费的体检。
然而在马吉体检报告出来后,一名自称是“某某教授”的华人医学专家对马吉进行了一对一的诊治,告诉她,她患肺癌、乳腺癌的风险巨大,建议马上接受治疗,否则病情恶化,也许没命回国。
随后,陪同马吉的王某、刘某等人当即表示命比钱重要,并通过轮番“洗脑”让马吉接受了一套预防癌症的治疗方案,整个流程下来共花费了62.5万元。回国后的马吉对病情产生了怀疑,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就向公安局报案。随后,公安局揭开了这个医疗诈骗的连环套。
骗局背后全是套路
可以说这样的骗局,套路十分相似:
第一,筛选受害人;
第二,组织免费海外旅游,体检项目,编造体检结果,捏造病症;
第三,推销产品。
然而,这样简单的骗局屡屡成功,诱骗上千万的财富,首先在于他们精准的筛选受众。
这些施骗公司的代理商大多与各地的美容院进行合作,首先让美容院深入调查客户的背景信息。比如顾客的职业、年龄、婚姻状况、私家车品牌、银行存款、住宅级别,甚至是顾客的性格爱好、最高消费记录、家族病史、自身病史等隐私信息也包含其中。
而这些受骗者大多经济条件较好,对健康有强烈的渴望,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在参与健康相关的项目时,既有购买的意愿,也有支付的能力。
而在得知自己受骗之后也会因受骗金额对自己生活影响不大,或是怕丢面子等心理不主动报案,或不愿配合警方调查。
其次,这样骗局也反应了国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空前忧虑。
癌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头号杀手,患癌的人数逐年增加,死于癌症的人数也不断攀升。
进入中年之后,总能听到自己认识的人患癌的消息,他们可能是同学、邻近、远亲、同事、老师等。
如何防癌成为了人们日常健康生活的主旋律,因此滋生出了一系列“红薯防癌”“大蒜防癌”“西兰花防癌”的文章。而这种全民盲目防癌,购买保健品,参加海外医疗,都是病急乱投医的缩影。
最后,国内医疗供给难以满足国人的需求。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严重缺乏。国内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较低,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从业人员的资质较浅。
而国内三甲医院虽然技术水平较高,医疗质量较好,但是人满为患,就医体验差。因此,许多中低收入者就将目光转向了保健品,养生,而高收入人群则希望通过享受海外优质医疗服务为自己的健康提供保证。
而目前社会上一系列的医疗、健康行业骗局就是瞄准人们这样的心理,针对不同人群设定不同的圈套,蒙蔽性高,隐蔽性强。
行业乱象亟待整改
关于医疗保健行业的乱象层出不穷,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行骗行为,维护医疗保健市场的规范化运营十分有必要。
同时,也应加大医疗科普宣传,使人们了解医学基本常识,能有效地识别骗子的圈套。
最后,好医友也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不断的医疗改革,有效的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实现医疗分级诊治制度,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满足国人的医疗保健需求,不给骗子生存的土壤。
2021-01-27 11:36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