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医学顾问:400-886-0922 (24小时在线)
首页 > 企业资讯 >

好医友健康讲座系列报道《远程医疗》

企业资讯 | 阅读量:

主办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好医友

讲座主题:《远程医疗》

讲座背景:远程医疗是世界创新医疗服务的主流趋势,也是近几年国内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诊疗模式,可跨地区、跨国界提供医学信息和服务,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降低病人就医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具有重要作用。至今国家各部门已相继完成了多项远程医疗政策的推行和落地,但大多数患者对这种新型医疗服务的特点还不了解,不敢或不愿尝试这种新技术,依然沿袭四处奔波找医生的模式,反倒耽误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因此,引导百姓正确认识远程医疗,逐步改变传统就医观念势在必行。

主讲人:高海青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齐鲁智慧医疗集团董事长、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和医院药学部主任、权威医学杂志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高教授近五年在国内国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被SCI收录;承担并完成多项国际重点合作及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以及省部级重点项目;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获得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多项;作为主编出版专著多部,在老年医学和心血管内科等学术界有重大影响。

讲座回顾:

本次讲座,高教授从全球远程医疗的发展、作用,到中国远程医疗的现状、政策,乃至齐鲁网络医学中心的创建等一一做了细致的阐述,让与会听众对“远程医疗”这一逐步颠覆传统医疗的新型诊疗模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一、远程医疗概述

远程医疗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其中美国和西欧国家是发展最快的。美国远程医学学会和美国国防部卫生事务处将远程医疗定义为:以计算机技术、卫星通信技术、遥感、遥测和遥控技术、全息摄影技术、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依托,充分发挥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优势,对医疗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海岛或舰船上的伤病员进行远距离诊断、治疗或医疗咨询。

 

 

二、远程医疗发展历程

第一代

文献记载,最早将通信系统试用于医疗中是在20世纪50年代。1959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Cecill.Wittson和Reba Benschoter首先将双向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应用于医疗和教育中,同年Jutra等人创立了远程放射医学。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远程医疗活动被视为第一代远程医疗。这一阶段信息技术还不够发达,远程医疗发展较慢。

第二代

80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后期,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大幅提升,远程医疗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即第二代远程医疗期。1988年~1997年的10年间,Medline所收录的远程医疗方面的文献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美国和西欧国家发展迅速,相继启动了大批有价值的远程项目,通过卫星和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的方式,在远程咨询、远程会诊、医学图像的远距离传输、远程会议和军事医学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世界范围信息联网的升温,远程医疗也被列入了各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

第三代

如今,全球已进入远程医疗全面发展的第三代时期,成熟的项目商业化,已经在医疗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美国为例,远程医疗服务在美国医院和患者中已经成为主流。目前,52%的美国医院已经实施使用了远程健康项目,另外10%正在准备实施; IHS的数据预测,参加远程医疗服务的病人数将从2014年的25万增至2018年的320万。

 

 

三、远程医疗的影响

远程医疗技术可以跨越国界和时空,对医疗保健改革和患者日常就医产生巨大的现实影响。

1.均衡医疗资源配置:

远程医疗打破地域界限,既可以使偏远地区的患者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又可以提高大城市的医疗服务水平,使医疗资源获得更合理的配置和使用。

2.促进医疗保健发展:

远程医疗系统不仅用于诊治疾病,还可以用于远程医学培训和教育;远程家庭保健和监护;远程医学信息服务;国际远程医疗交流;加强医患纽带实现健康管控;促进电子病案结构一致性;推进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开发等。

3.经济方便降低医疗成本:

通过远程医疗系统,患者无需四处奔波就可在极短时间内获得国家乃至国际高水平专家的诊疗意见,避免了长途寻医带来的麻烦和经济开销,同时有利于接诊医院和患者把握最佳诊治时机。

高教授表示,虽然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远程医疗的探索,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十分迅速,并列举了从2009至今政府所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2010年,国家开始积极推进远程医疗相关项目,先后发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快实施2010年县医院能力建设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的通知》等多个文件。

2012年,国务院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系统,提高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公平性”。同年出台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远程医疗纳入“信息惠民工程”,开展中医远程医疗需求分析和调查研究。

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细化了远程医疗的内容,提出建设“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指导、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等”。

2014年《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在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上提出了最新的指导方针;

2015年《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惠及农村的远程会诊系统,推进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与省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开展智能医疗服务;

2017年1月15日《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重点推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通、旅游、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公安、司法等便民服务;

2017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发挥远程医疗作用,促进医疗资源贴近城乡基层,探索实行远程医疗收费和支付政策,促进远程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远程医疗的发展现状,高教授也提到了齐鲁“网络医学中心”的创建。作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等医院,齐鲁医院早在2003年便在全国率先创建了“远程会诊中心”,并逐渐发展成集医疗、信息技术、会诊于一体的“网络医学中心”。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网络医学中心”目前已具备强大的技术力量、功能齐全的软硬件设备和丰富的优势医学资源,在全省拥有近60家技术协作医院。通过“网络医学中心”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齐鲁医院可向山东及周边地区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培训、远程监护、医学咨询及远程手术观摩等服务,帮助地方医院提高医疗技术,解决了偏远地区病人看病难的问题,满足了地方医院患者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对急症患者的需求,现已成功进行了数千例疑难病症的会诊。

2016年7月中心正式开通好医友中美远程会诊平台,通过涉外高端远程医疗,进一步将海外优质的医疗资源整合到医院内,实现资源共享,为科室发展带来创新。同时,也让疑难重病患者无需四处奔波就可进一步咨询到国外顶尖医学专家,获取专业的第二诊疗意见。

 

 

毋庸置疑,作为医疗行业的创新发展方向和卫生部积极引导和支持的医疗发展模式,远程医疗必将迎来全盛时期,深刻影响人们的健康管理模式。相信,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医疗领域的深入结合发展,远程医疗将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越发复杂的多样化、高层次健康需求!

来源;好医友

2018-07-14 13:19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看不清?点击更换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