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医学顾问:400-886-0922 (24小时在线)
首页 > 企业资讯 >

好医友健康讲座系列报道《PICC、粒缺的护理》

企业资讯 | 阅读量:

主办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好医友

讲座主题:《PICC、粒缺的护理》

讲座背景: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在住院期间对病人进行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病人的良好情绪,配合医护人员积极进行治疗,同时也能减少肿瘤化疗的并发症,增长肿瘤患者的化疗知识,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输注化疗药物的常用器械,如何做好日常维护对病人来说非常重要;同时,化疗期间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也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

主讲人:保健血液科李杰博士、靳护士长

李杰主任医师是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PhD、博士后,对血液学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诊治淋巴浆细胞性疾病、免疫性血液病及各种贫血。主要研究方向为血液病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免疫调节治疗、恶性血液病残留复发机制及免疫和生物学根除手段。近5年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3项,编写学术著作3部,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其中8篇被SCI收录。

讲座回顾:

 

 

本次讲座,李杰博士和靳护士长首先介绍了齐鲁医院血液肿瘤病区的专病特色“淋巴肿瘤”,以及淋巴瘤MDT团队,强调初诊患者常态化多学科会诊,即由病理、影像、放疗、化疗等多学科医师共同讨论病情制定诊疗方案;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血液肿瘤病区在“国际远程交流与会诊”、“患者登记及随访管理”、“老年综合评估与个体化治疗”等项目的开展,以及通过齐鲁医院国际远程会诊平台所开展的肿瘤疑难病例中美会诊和线上学术交流等新型诊疗模式;随后便围绕核心主题“PICC、粒缺的护理”展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详细解说,以及医患间的互动式讨论。

一、PICC置管患者教育

PICC(中心静脉导管)是一条柔软有弹性的导管,由医生或护士自肘窝附近的较大静脉穿刺置入,然后沿着静脉系统到达所需要的位置。PICC导管可用来输液、输血、输注化疗药物及其他高渗透性药物,方便、快捷、安全,在体内最长可以留置一年。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使用PICC可以有效防止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同时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

 

 

导管维护

1.治疗间隙期:每周至少冲洗导管1次,由医护人员操作,绝对不能自行冲洗;

2.更换肝素帽:一般每周更换1次,如遇到肝素帽损坏或肝素帽内有血液残留或取下肝素帽后,都需要及时更换;

3.出院后若不能回置管医院进行维护,治疗时,可在当地的正规医院由专业护士维护、治疗。

日常注意

1、PICC置管患者可以做一般性日常工作和家务劳动,比如煮饭、洗碗、扫地、拖地等,带管的手臂可以弯曲、伸展,但不能过度频繁;避免提过重的物体或作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避免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的活动。

2.可以淋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两至三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淋浴后检查贴膜下有无进水,如有进水应请护士更换。讲座中病友也分享了自己在这方面一些比较好的做法。

3.不要玩弄导管的体外部分,以免损伤导管或把导管拉出体外。靳护士长表示PICC置管最怕的是断管,并以一名老年病友经常拨弄导管以致导管断裂的例子向在座病友做了说明。一旦在家中发生破损,应保持冷静,不要紧张,立即停止手臂活动,防止导管断裂移位进入体内,并及时与医院联系。

二、粒细胞缺乏症

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少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粒细胞缺乏会导致机体容易感染,对于接受化疗、放疗的病人而言,发生机率高,尤其需要定期监测该指标。

 

 

护理措施

保护性隔离:治疗期间尽量不去人多的场所,尽量呆在空气完全流通的地方,预防交叉感染。

口腔护理:早晚刷牙,尤其要注意饭后漱口,因为化疗期间病人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如果不注重口腔护理,将可能加重溃疡并引起感染。

肛周护理:化疗病人发生肛周感染几率较高,因此尤其要注重大便后清洗肛门,不要到了严重感染才采取措施。

饮食护理:化疗病人抵抗力较差,饮食上应现吃现做,均衡搭配,保证食物新鲜,不吃凉菜;根据身体耐受情况,适当进补,切勿大补特补。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注意监测体温:粒细胞缺乏症最早期的表现是发烧,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来源:好医友

2018-07-14 10:39

好医友小编

联系医学顾问


看不清?点击更换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