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医学顾问:400-060-9693 (24小时在线)
首页 > 医学资讯 >

花5分钟了解癌症,或许癌症并没有想象中可怕

医学资讯 | 阅读量:

现在越来越多的说法是把癌症看做出“慢性病”,并非子虚乌有。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6年就正式提出了这个口号,但是几年过去了,似乎仍旧只是个“口号”。那我们一起花5分钟了解癌症,或许癌症并没有想象中可怕。

那么,世卫组织提出“癌症是慢性病”这个口号只是为了给癌症患者一点心理安慰吗?来看一组数据就明白了:

根据《2018中国统计年鉴》对2017年部分城市与农村的人口死亡率统计,我们发现

在中国,癌症每年导致221万人死亡

在中国,心脏病每年导致204万人死亡

在中国,脑血管病每年导致194万人死亡

【注意】不同的统计方法得到的数据可能略有不同,本文使用的《2018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人口比例与死亡率乘积得到的结果。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癌症死亡率高居榜首,但作为一个14亿人的人口大国来说,实际上癌症与心脏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脑血管病(包括脑卒中)这些典型的慢性病引发的人口死亡情况相差不大。

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器官、组织都有发生恶性肿瘤的可能,而人体不同器官的癌症性质是完全不同的。而归因于“癌症”的这221万人,实际上是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等一大类疾病人群的汇总,并不是一个单一病种的人群。实际上单一癌肿的病死率还是远低于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的!

对于患者而言,很少会同时并发多个器官的多种癌症。因此,从致死率这个角度去想,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生命的远期影响并不比心脏病、脑卒中更严重。

治疗癌症的终极目标——实现“长期控制”

癌症与其他慢性病还有一个重要的相似点,那就是治疗过程比较漫长。慢性病,病如其名,无论对患者还是医生而言,长期控制才是治疗的目的。

为了达到长期控制的目的,临床上往往要使用多种办法对付慢性病,这就引出了癌症等慢性病的又一个特征——治疗副作用复杂多样。很多患者因为无法耐受治疗副作用不得不放弃治疗,甚至也有一些患者最终死于治疗副作用。

癌症战争的真正目标是什么呢?不是消灭癌症,也不是治愈癌症,而是像其他慢性病那样,寻找副作用与治疗效果的最佳平衡,实现疾病的长期控制。

“鸡尾酒疗法”:长期控癌的武器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消灭癌症就像消灭其他慢性病一样不现实,因为绝大多数癌症是慢性病、“老年病”,是机体自然衰老过程中积累的基因变异导致的。

以现有的中西医知识,面对大部分癌症都是不可能达到治愈效果。那么控制癌症就不可能像传染病那样药到病除,要使用所谓的“鸡尾酒疗法”,也就是多种治疗方案的综合应用,这是未来长期控癌的基本原则。

手术与放疗:处理局部的肿瘤病灶。

化疗和靶向药物:控制全身各处的癌细胞。

免疫药物:激活自身免疫系统,直接追杀残存的癌细胞,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营养支持与日常监护:维持机体正常代谢能力,提供控癌的后备军,及早控制复发。

运动与心理调节:解除“恐癌”心理带来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提高生存质量。

2019-06-03 15:52

好医友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