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扩张型心肌病
病史简述
病史简述
C先生8年前被诊断为“心力衰竭”,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但仍反复,并逐渐加重。2014年心脏彩超提示全心扩大,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经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对症治疗后,病情依然进展。2015年心脏彩超提示左室收缩功能明显降低;N-端脑钠肽前体数值显著升高超过2600pg/ml,医生曾建议手术介入治疗,但因各种考量暂搁置。此后两年间C先生症状加重恶化,数次入院治疗。
2018年7月C先生因气促、浮肿加重再度入院,查N-端脑钠肽前体高达1900pg/ml;心脏彩超及MR均提示全心增大;中重度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降低。冠脉造影提示右冠后降支中段弥漫性中重度狭窄;左回旋支远段重度狭窄。情况很不乐观,于是家属与主诊医生商议后通过“院内好医友中美远程会诊平台”咨询了美国心脏权威专家的第二诊疗意见。
中美联合会诊--提供第二诊疗意见
美国心力衰竭委员会(Heart Failure Committee)主席、美国心脏病学会院士(FAAC)、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戴卫·格芬医学院临床医学教授--恩斯特R.施瓦茨(Ernst R Schwarz )博士出席了本次视频会诊。他与院内医生和家属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对进一步治疗给出了重要的第二诊疗意见(摘要如下)。
施瓦茨博士指出,针对C先生这种晚期难治性心力衰竭,可选用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案很少,此前院内医生已经使用了所有心脏内科专家可以提供的非侵入性治疗。现在除非考虑接受手术治疗,否则5年生存率将低于40%。
施瓦茨博士建议尽快进行ICD植入术。
ICD是集起搏和电复律两项功能为一体的植入式心律失常治疗装置,具有体积小、转复心律安全可靠的特点。
当患者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纤颤)时,ICD通过电极感知识别后,则综合运用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高能量电复律等方法迅速终止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室性心律失常终止后,如患者的窦性心律不能恢复或频率过慢,ICD则可通过抗心动过缓起搏维持心率,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考虑到C先生尚年轻,施瓦茨博士建议在情况允许以及ICD植入的前提下,可短期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米力农治疗,如果长期使用正性肌力药会增加致死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此外,施瓦茨博士也与院内医生讨论了心脏移植的相关事宜,并强调关于心脏源,患者需要找一个相对较大的心脏进行移植,这样对避免因肺动脉高压引发的右心衰至关重要。在改善症状方面,他也提出了维持正常心率、治疗肥胖的建议。
(备注:好医友中美远程会诊案例的相关治疗建议,均为个案个例,不适用于该患者之外的其他人。所有的临床治疗务必遵循医师指导。)
联系医学顾问
医学顾问微信在线